近日,医院血管外科接诊了一位慕名前来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患者动脉硬化闭塞症+足坏死,目前正在治疗中,治疗效果患者非常满意。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动脉硬化闭塞症。
据医院血管外科王玉德主任讲,该病特点是早期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一般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一旦到中、晚期,斑块导致血管堵塞加重会引起肢体重度缺血,严重的会引起患肢剧烈疼痛甚至肢体坏死,有部分的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经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伴发,故有较高的发病率。据报道,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结果使动脉壁增厚、僵硬、纡曲和失去弹性,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甚至发生阻塞,使肢体出现相应的缺血症状的疾病。近年来,尤其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病率逐年提高。由于ASO常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男女均可发生,以男性为多数,常在中年后发病。根据Fontaine分期,病程分为以下四个临床时期:
1、轻微症状期: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者轻微症状,如患者怕冷。肢端感觉异常,行走疲劳等。
2、间歇性跛行期: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表现。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及阻塞范围的不断增大,病变动脉提供肢体血供只能满足肌组织静息状态下的供血。行走时下肢肌肉需要更多的血液灌注,但病变动脉不能提供肢体行走所需足量供血。行走时出现小腿疼痛,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才可继续行走,成为间歇性跛行。
3、静息痛期:当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病变动脉不能满足静息时下肢血供,因组织缺血或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即静息痛。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疼痛部位多为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此期患肢常有营养性改变,表现为皮肤菲薄呈蜡纸样,指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下地时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汗毛稀少、肌肉萎缩等。
4、溃疡和坏疽期: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以致轻微损伤也无法修复时,则出现肢端溃疡,趾端或受压部位易发生,严重者发生肢体坏疽。
当身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血管外科诊治?
1、肢体凉、麻、痛包括四肢怕冷、麻木不适,以及活动后肢体疼痛,最后一个症状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也就是指走一段距离后,肢体肌肉出现酸胀疼痛,休息一会能缓解,再走一段距离后又出现同样的疼痛症状。此外,不活动的时候就出现疼痛,晚上甚至会痛醒,则可能提示疾病进入比较严重的阶段,有可能出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2、肢体肿胀
主要是早晨起床后减轻、下午加重的四肢水肿,或各种突然发作的肢体肿胀,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静脉血栓,应及时就诊。
3、肢体或足趾破溃
如果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由于意外受伤出现肢体或脚趾的皮损,经过一两个星期都没有愈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者糖尿病足的症状。
4、脉搏减弱消失
健康人能够在手腕部或脚面摸到明显的脉搏,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说明动脉狭窄或堵塞,一定要及时就医。
5、搏动性肿物
脖子、腹部或肢体摸到搏动性的肿块,搏动的频率接近心率,暗示可能存在动脉瘤,假如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破裂,危及性命。
6、发现动脉斑块
体检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血管斑块一定要警惕,小小的血管斑块只要脱落,就可能导致器官梗塞,一定不能忽视。
7、静脉曲张
肢体青筋暴露,甚至出现瘙痒、发黑、破溃、静脉炎症等。
8、静脉血栓
B超检查如果发现肢体静脉血栓一定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免后期血栓脱落,跟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出现危及生命的肺栓塞。静脉血栓如治疗不及时,也会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