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最初的人生意向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而促成鲁迅学医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父亲的去世对他造成的打击。
也正是这次打击,造成了鲁迅对中医的极不信任。
鲁迅的形象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鲁迅的父亲,名叫周伯宜。
他于年冬开始一病不起,坚持了将近3年,年10月12日去世,终年37岁。
鲁迅祖父鲁迅父亲究竟得了什么病?
这是判断医生诊疗手段是否正确的基本前提。
鲁迅父亲得了什么病,要根据症状来判断。鲁迅父亲的病症主要有4种。
1.牙龈出血
这一点,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的文中提到到自己“牙齿也很坏,……终于牙龈上出血了,无法收拾。”
这说明鲁迅牙龈出血症状很严重。关键是,在该文中,鲁迅还说“这是我的父录赏给我的一份遗产。因为他的牙齿也很坏。”
由此说明,鲁迅父亲也有很严重的牙龈出血症状。
医学中,牙龈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甚至,鲁迅父亲的肝硬化还可能伴有“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2.口吐鲜血
周伯宜的病患,后来从牙龈渗血,发展到了大口吐血。
为此,鲁迅母亲甚至还尝试用墨汁给丈夫止血。当然,毫无效果。
肝硬化病人,门脉高压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尤其在酒的刺激下,胃底血管很容易破裂。有的病人甚至会因食道静脉破裂,吐血而死。
3.浮肿腹水
鲁迅在《父亲的病》一书中,曾有如下记叙“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
而他的父亲也曾亲口说说,“(身体)好象一匹小布紧裹身体一样难受。”
这主要是因为门脉高压,下腔静脉受阻,造成下肢浮肿,后逐渐加重,腹水压迫,漫肿到了胸腔,连呼吸也感到困难。所以会出现全身受到紧张束缚的感觉。
另外,由于吐血导致贫血,血浆浓度低也可出现水肿。
4.浑身剧痛
在患病后期,鲁迅的父亲开始吸食鸦片。这倒不是他堕落腐朽,而是为了止疼。
这说明鲁迅父亲的病症后来发展为全身剧痛。而肝硬化或者尤其导致的肝癌,再加上严重腹水,都会造成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
综合以上4种病症,现代医学基本认为鲁迅父亲患有肝硬化,更有甚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肝癌。
所以鲁迅父亲很可能是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鲁迅父亲的病因是什么?
1.被剥夺功名,内心积郁
这源自周家遭遇的一场科举贿赂案件。
年秋,鲁迅祖父周介孚被人弹劾科场贿赂。
而弹劾周介孚的,正是时任两江总督的沈葆桢。沈葆桢是晚清重臣,是著名的*治家、*事家、外交家和抗击日*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林则徐的女婿。任山东巡抚时,他就嫉恶如仇,杀掉了慈禧身边的红人——大太监安德海。
沈葆桢手书而沈葆桢告发的周介孚贿赂案中,受益人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于是在杭州参加乡试的周伯宜被拘捕审讯,随即被革去已有的秀才功名。而鲁迅的祖父周介孚本人被判斩监候,最后好歹保住了性命。
这件事情对周伯宜打击非常大,于是导致他积郁成疾,愤懑伤肝。
而那时的鲁迅,才13岁。
2.过度饮酒
鲁迅父亲平时爱喝酒,尤其是被革去功名后,整日借酒浇愁。
对于父亲饮酒,鲁迅有两点深刻印象。一是鲁迅经常去买鸭梨、苹果之类的水果,给父亲下酒;二是父亲喝酒后经常大发脾气,摔碗筷。
按照绍兴人的饮酒习惯,一般只是在喝高度白酒的时候,才会用水果下酒。
所以,可以判断鲁迅父亲常年饮用高度白酒。这本身就会对肝脏造成巨大负担。
更可怕的是,即便后来患病,鲁迅的父亲也没有戒酒。这对肝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医生是怎么给鲁迅父亲治病的?
1.患病初期
当时,在绍兴,有一位颇有名望的医生(当然是中医),每隔一天就前往鲁迅家中,为其父亲治疗水肿。
具体是怎么治疗的,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长达两年的治疗时期内,水肿的症状每况愈下,没有好转。
2.匪夷所思的药引
那位绍兴医生眼见鲁迅父亲的病情恶化,便推荐了一位“医术更高”的中医——何廉臣。
何廉臣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开的药方,往往都需要让人匪夷所思的药引子。
他给鲁迅父亲开药所需准备的药引子,同样让人匪夷所思。
如,同巢的原配蟋蟀一对,结了子的平地木十株以及经霜三年的甘蔗等。
且不说“原配”的蟋蟀与“陌路”蟋蟀的“药用价值”有何不同,“三年”的甘蔗与“两年”的甘蔗有哪些本质区别,单就是要找到这些符合条件的药引,就着实没少折腾鲁迅母子。
鲁迅去三味书屋迟到,多因寻找药引3.荒唐的药丸
何廉臣用了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
这是什么东西呢?
对此,鲁迅有过记叙:“就是用打破的鼓皮做成。”
为什么药用破鼓皮来做药呢?
对此,鲁迅也颇为不解。后来从何廉臣哪里得知,“水肿一名臌胀……”。
原来,按照何廉臣的解释,鲁迅父亲的水肿也叫“臌胀”,读音与“鼓胀”一致。那就用“胀了的鼓”来治疗。
用“败鼓皮丸”的疗效怎么样呢?
“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鲁迅这样描述,“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这个结果自然不意外:鼓皮和蟋蟀对于治疗肝硬化和水肿,自然是没有效果的。
就这样,吃了一百余天神奇的药引和“败鼓皮丸”后,何廉臣先生“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和方,但已经置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奇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也就是说,经过治疗,鲁迅父亲已经连汤药都灌不进去了。足见其已病入膏肓。
终于,在经过一番折腾后,鲁迅的父亲还是撒手人寰。
究竟是不是中医耽误了鲁迅父亲的治疗?
由于对父亲的死,鲁迅将其归结为“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怕也很抉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后人也因此判断,鲁迅是恨中医的。
现在来看,鲁迅父亲的病,长时间纠结于条件苛刻的药引子和“鼓胀”之类的文字游戏,确实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而且,鲁迅母子为了治疗期父的病症,请两位中医是花了大量金钱的。以至于最后父亲去世,家里也接近一贫如洗。而鲁迅却得知两位医生整天坐着小轿,依然是一副神医的派头。
这引起了鲁迅内心的极大反差。
但是,那个时代,中国没有现代医学,整体对肝硬化没有正确的治疗方法。况且,即便按照当时中国社会中真正的、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对于肝硬化,也未必就一定能起死回生。
况且,俗语道“重病不避酒,神仙也白搭”。患病治疗期间,鲁迅父亲依然饮酒不断,也应该对治疗效果不佳担负一定责任。
参考资料: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呐喊〉自序》,鲁迅《朝花夕拾·父亲的病》,鲁迅《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