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多发生在下肢。是由于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较薄弱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使血管突出皮肤表面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
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患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站立时更明显。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轻度水肿。
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皮肤的营养变化:皮肤变薄,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和溃疡形成。
(2)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结节和条索状物,有压痛。
(3)出血:由于外伤或曲张静脉或小静脉自发性破裂,引起急性出血。
(4)继发感染:由于患者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常见的有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急性蜂窝织炎、象皮肿等。
中医称本病为“筋瘤”。又名“石瘤”。多因怒动肝火,血燥筋挛所致,或因久立负重而发。症状见瘤体质较硬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
即《外科正宗》所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一)内治法
1.劳倦伤气
证候:站久行远或劳累时瘤体增大,下坠不适感加重;常伴气短乏力,脘腹坠胀,腰酸;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无力。
治则:补中益气;活血舒筋。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2.寒湿凝筋
证候: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
治则:暖肝散寒,益气通脉。
主方: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3.外伤瘀滞
证候:青筋盘曲,状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肿胀疼痛;舌有瘀点,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和营消肿。
主方:活血散瘀汤加减。
(二)外治法
1.患肢用弹力绷带包扎,长期使用有时能使瘤体缩小或停止发展。并发湿疮、臁疮者,参考相应病证进行治疗。
2.手术是治疗筋瘤的根本办法。凡是有症状的筋瘤,无手术禁忌证者都应手术治疗,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剥离术。
验方摘录:
方1:
茯苓、牛膝各10克,金银花、车前子各15克,紫花地丁2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功效:清热解*、利湿消肿。
主治:湿热下注型下肢静脉曲张。
方2:
玄参、当归、生地*、*柏各15克,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苍术、*芪各30克,茯苓25克,红花15克,*芩、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湿热型下肢静脉曲张。
方3:
桃仁、三棱、莪术各12克,赤芍、当归、延胡索各15克,鸡血藤、丹参各30克,川芎2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血淤型下肢静脉曲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