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静脉曲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凭什么浙二要等2个月的专家号,医院
TUhjnbcbe - 2022/4/5 18:45:00

舍近求远

是很多人在求医过程的选择

“医院,专家靠得住,

宁可多花点路费也要去看。”

但是号难挂,队难排,

来回数次,折腾了自己,耗费了时间。

什么时候,看病求医才能不舍近求远呢?

新余杭人李先生得了胃溃疡,之前在浙医二院找消化内科蔡建庭主任做了无痛胃镜,经过一段时间规范治疗后,9月29日中午他在杭州余杭一院内镜中心进行了无痛胃镜复查。

拿着报告单,他笑着说:“之前不知道蔡主任每周五到余杭一院坐诊,到杭州那次我从预约到做胃镜有近2个月,这次提前一周预约就做好了。”

从2个月到1周,越来越多的余杭人像李先生这样感受到了“双下沉,两提升”带来的福利,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市乃至国家级知名专家优质的诊疗服务。

浙二消化内科主任蔡建庭(右1)在余杭一院查房

“3+2”升华成“5+2”

融合触角更深更广

今年1月至8月,余杭一院实现服务门急诊患者98.75万人次,增长11.30%;出院患者2.92万人次,增长16.08%;开展手术例,增长11.79%。

从年签约至今,余杭一院与浙医二院合作已走进第3个年头,两院的融合交流深入且具体,以深度融合科室为起点的合作方式,在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业务管理、科研帮扶、科室运营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年多以前,消化内科、胸外、耳鼻喉科成为了两院“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的排头兵,实现科室运营、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业务管理、科研帮扶等全面融合发展;大普外科、大骨科也在梁廷波、严世贵两位专家的带领下,常驻专家手术和特聘专家团定期出诊查房,实现了服务能力、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浙二耳鼻咽喉科主任杨蓓蓓(左一)指导余杭一院医生

今年余杭一院与浙医二院又新增手外整形科、康复科进行深度合作,分别由胡学庆、周游担当领*人。“3+2”余杭模式进一步升华成为“5+2”,并进一步探讨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医院合作的触角还将逐步深入和扩大。

此外,两院合作还突破了以往仅仅是特聘专家定期坐诊或手术的模式,启动人才柔性引进计划。目前,浙医二院已累计有86名优秀的硕士、博士中青年医生到余杭一院参与日常诊疗服务、管理住院患者、带教新技术新项目等,激活学科发展动力。

今年1月至8月,浙医二院共派出45名专家,以及4个专家团队,覆盖了18个临床科室,共接诊人次,其中32名特聘专家和13名常驻专家,开展手术例,操作例,参与疑难病例讨论30余次,教学查房余次,组织MDT(多学科综合治疗)讨论30余场,远程会诊30余例。先后开展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Heller肌层切开术、吞咽造影技术、外鼻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带蒂皮瓣移植术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

对于余杭老百姓而言,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挂到浙医二院的号,享受到省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是最实在的便利和幸福。

融合带教青年医生

医疗能力快速成长

而对浙医二院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余杭一院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2年多,浙二专家项美香、丁克峰、杨蓓蓓、陶志华、医院青年医师骨干进行师生结对,在医教研方面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年9月,“导师制”催生检验科的《HCMVUL在人巨细胞病*潜伏感染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获得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实现了余杭区卫计系统零的突破。

余杭一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雷家才作为深度融合科室的青年医生,年他以进修医生的身份,跟随浙二消化内科蔡建庭主任和陆新良主任学习。进修期间,他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像海绵一般吸收水分,在10个月的时间里快速成长。

他掌握了消化内镜领域最高端、最新诊治技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以及消化道支架置入,食管静脉曲张套扎,超声内镜小探头的操作等消化道技术。在浙二进修期间,受到了浙二医护人员的好评,被评为十佳优秀进修医生。

回来后,雷家才在蔡建庭主任、陆新良主任、尤华强主任的支持下进行了ERCP诊治,开展了胆管取石,支架置入等胆胰疾病诊治,获得了患者好评,多次在ICU进行内镜下消化道大出血诊治,抢救成功数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挽救了患者生命。在科研上雷医生也有新的突破,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发表了数篇论文。

在余杭一院,像雷家才这样的医生远不止一位。

下沉再下沉

医联体之“通”,破看病难之“痛”

对于未来,余杭一院院长袁红表示,余杭一院将进一步完善五级诊疗“余杭模式”,医院余杭分中心,积极与浙二及下属院区对接,逐步实现远程会诊模式常态化、大众化,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扩大信息覆盖网络,拓展病理、放射等远程医疗项目,不断优化两院间患者会诊及双向转诊的流程。

浙二专家和余杭一院专家共同为患者进行慢性咳嗽MDT(多学科协作)会诊

年1月至8月,仅记录在案的上转浙医二院患者人次,接收下转患者16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5.14%和60%,余杭一院的三个院区也累计上转病人人次,同比增长91.13%。这说明老百姓是需要的,直击现今的看病难之“痛”。

此外,依托浙医二院平台,余杭一院还将优质医疗资源与合作成果向乔司、运河延伸。部分常驻专家下沉乔司、运河院区开展培训、义诊、讲课,指导协调和参与我院的团队在服务站点、社区、机关等进行体检答疑等健康服务工作。目前,已开展各类培训40余场,专家团队下服务站、下社区共约30次。

“双下沉、两提升”

年,浙江省委作出“双下沉、两提升”的重大决策,着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带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年8月,浙江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全省医院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医院参与率%;医院辐射“全覆盖”,全省医院均与省、医院建立紧密的医联体合作;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通过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将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

据统计,年全省县域平均就诊率达84.99%,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四大工程建设一张“网”实现三个“全覆盖”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不仅是纵向从城市走向县域乡村,也是横向的各专科地域的医疗均等化发展。

为了实现“全覆盖”,浙江省主要抓住了4个“推动力”: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和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通过这些纵横联合的医联体建设,再配合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全覆盖”。

在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在“双下沉、两提升”紧密合作办医(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关系基础上,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紧密型医联体。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县级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建立“医院为龙头、中心镇为枢纽、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域医联体,累计建成县域医联体个。

在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上,以1医院为核心,医院、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城市“1+X”医联体,累计建立城市“1+X”医联体个。

在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上,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病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特色专科联盟13个。

譬如,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老年病专科联盟,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肿瘤专科联盟,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眼视光专科联盟,形成了涵盖城区、郊县、山区、海岛的纵深联合网,逐步实现由“急、难、疑”诊治到慢病管理,再到康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构架体系。目前,浙江省正在医院牵头的康复专科联盟,由浙大妇院、浙大儿院牵头的妇幼专科联盟,医院牵头的精神病专科联盟等,以专科协作为纽带,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怎么把这些“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打通?

这就需要建设好远程医疗协作网。浙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提高可及性。基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10余个远程医疗协作体已在为城乡居民全面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譬如,医院共设立5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下联50个远程医疗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已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具备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临床会诊、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服务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海岛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和悬水小岛居民看病难、看病综合成本高等突出问题。

你可能会感兴趣:

假期结束了你们浪完了?8天里,这0个娃可受罪了!

一位母亲的忏悔:以为孩子是"叛逆",医院,结果孩子精神分裂了……

生完二胎才2个月,又怀上了!不来“大姨妈”就不会怀孕吗

记者:柴燕宏尉洁婷通讯员:*洁菁林莉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凭什么浙二要等2个月的专家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