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静脉曲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一
TUhjnbcbe - 2020/12/2 0:09:00
白癜风早期 http://m.39.net/pf/a_7192406.html

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limbsdeepvenousthrombosis,LDVT)形成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而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20%-39%。LDVT除了在急性期导致PE、股青肿等重症并发症外,远期还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Kahn等报道高达40%的下肢DVT患者远期可发展为PTS。因此,及早溶解血栓,尽快恢复血流,避免血栓破坏深静脉的瓣膜功能是LDVT治疗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介入血管技术的发展,使得LDVT的临床治疗方法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避免PE发生、预防血栓复发及降低PTS发生的关键。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由于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联系,目前已将两者作为统一的疾病。

PE+DVT=VTE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在美国是第3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相当于脑卒中,单纯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高达145/10万,伴或不伴DVT的肺栓塞(PE)的发病率高达69/10万,80%DVT无临床表现,致死性PE的病例死亡时只有不到一半得到诊断,PE的病死率极高,3个月高达17%。

周围型

?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征(+),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

中央型

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

混合型

血栓弥漫于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扪及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

股青肿

当血栓继续滋长、繁衍,不仅使整条患肢深静脉系统全部处于阻塞状态,还引起动脉强烈痉挛时,即形成股青肿。

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明显肿胀,皮肤紫绀,足部动脉搏动消失,全身中*反应明显,体温多超过39℃,常出现肢体坏疽。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PTS是继发于DVT后深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所导致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文献报道50%的急性DVT患者2年内可发生PTS,5%~10%的患者可发生严重的PTS,如静脉性溃疡,严重影响DVT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原因可能为血栓后炎性反应活化、瓣叶纤维瘢痕形成以及静脉阻塞段远端静脉扩张所致的瓣膜闭合不全。

检查和诊断

临床医师根据急性下肢DVT的临床表现,均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该病和了解病变范围及程度,还需依靠下列检查方法:

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既可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范围和程度,又可测定深静脉系统血流速度的变化。

年Grosser做了一个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对急性下肢DVT诊断价值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彩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髂股血栓形成达到98%,在小腿腓肠静脉血栓形成达到96%。

静脉造影

在诊断下肢DVT方面准确性最高,是诊断金标准,但却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目前主要用于深静脉血栓治疗策略的制定及溶栓治疗后血栓溶解程度的判定。

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

以上造影显示下肢深静脉从小腿到髂静脉的全程血栓,由于血栓占据了深静脉血管内的空间,导致注射的造影剂不能充填血管形成充盈缺损影像,由于血栓比较新鲜,并未与血管壁紧密结合,因此造影剂能够从血管壁与血栓之间的狭窄缝隙流动,因此显示血管为“轨道征”。

肺栓塞的影像学检查

新鲜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松动、脱落上行至肺动脉则导致肺动脉栓塞,患者可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气短、胸痛,咳嗽,痰中带血,并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大块血栓栓塞肺动脉主干可导致猝死。急性肺栓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每年仅在美国就导致10万至30万人死亡,据统计其死亡率已高居第三位。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死亡率高达30%,其中2/3死于发病后1小时,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其死亡率。

上图为经股静脉穿刺造影显示左侧髂股静脉血栓已向上发展到下腔静脉内,随时都有脱落导致肺栓塞的风险。

对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高分辨率增强CT薄层扫描已成为标准的诊断方法,其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血栓,并能够检测到的较小的栓子。高分辨率的CT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且特异性较强,此外增强CT对于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也非常有诊断价值。

D-二聚体D-二聚体(D-D)是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产物,是血栓溶解的特异性标志物。纤溶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不产生D-二聚体。因此,D-二聚体的增高是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后继发纤溶的结果,表明体内有血栓的形成或者血栓发生溶解,而健康人血液中却不含有此类纤维蛋白的终末代谢产物,但D-dimer水平在非血栓性疾病中也表现为升高,包括近期大手术、外伤、妊娠、恶性肿瘤等。因此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的敏感的标志物,但特异度相对不高,不过其极高的阴性预测值(NPV)仍使其广泛用于DVT的筛除。所以我们说D-dimer阴性可明确排除DVT,阳性不能确诊DVT。

目前也将D-dimer水平降至正常作为溶解血栓治疗的一项检测指标。

长按以上图片,然后点击“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