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带孩子过传统年寻味乡愁也是生动一课
春节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访古镇老街。吕志伟摄
吴昊斐
春节,有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摆脱的情怀:乡愁。
乡愁,是童年记忆里盼望了一年的丰盛年货;乡愁,是久别的乡土、乡音和乡情;乡愁,是儿时校园里记忆中的那棵老槐树
这份温暖的情愫,不少已为人父母的游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感同身受。今年过年,不少家长就带着孩子回到家乡,重温回忆,在感受传统年味中,向孩子传递那份萦绕许久的温暖乡愁。
老宅子里玩出新趣味
有人说,乡愁是离乡游子的专属,其实,对孩子来说,他们也有 乡愁 。
两三年没回来了,女儿老早就期待回奶奶家,因为她对奶奶家的雕花大床念念不忘。 在大连工作的姚先生笑着说,女儿的乡愁看起来比自己还浓厚。女儿蓓蓓读小学三年级,她6岁时曾随父母回到开化的老家,当时睡过的雕花硬板大床让她印象深刻。 现在家里的床都是那种现代的软床,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老床,自从那次体验后,她就记在心上了。 姚先生笑道。
很奇妙,和家里的床完全不一样,觉得很复古,但是又很安心的感觉。 蓓蓓说,奶奶家的老房子也很有特色,让她很是喜欢, 房子里有天井,有老的门窗,上面还有雕花呢,跟那些古镇里的一样! 蓓蓓说,以后也想经常回奶奶家,看看老宅子,睡睡雕花大床,回去跟同学们好好说说这些奇妙感觉。
传统年货吃出家乡味
对于不少人来说,儿时的过年,就是舌尖上的盛宴,一到过年,丰盛的传统年货一一出炉,能在年节放肆地吃,是最大的快乐。而如今生活好了,不再纠结过年时的小零嘴,年味却也逐渐稀释。
今年,在义乌工作的江山人吴斌旺,特地带上8岁的儿子小宝提前回家,赶上年前家里制作传统年货的热潮,让孩子感受这些传统年货里别样的年味。
农村里一到过年,要自己准备好多年货,腊肉、香肠这些就别说,连豆腐都自己家做,还有一些过年才能吃到的特有传统美食,在外地很少能看到。 吴斌旺说,儿子从来没见过,自己也多年未见了,甚是想念。 想让孩子感受一下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希望他也能感受到那种简单的快乐。
蝴蝶酥、番薯片、油枣、米糕 这些市面上难得见到的手工美味,制作起来繁复却温馨,不仅让小宝看得目瞪口呆,更吃得津津有味。 奶奶好厉害,真好吃,比好多外面买的零食都好吃! 吃着奶奶亲手做的小零嘴,小宝开心得手舞足蹈。
老街巷中寻觅童年乐
说到儿时的回忆,街头巷尾的戏耍,是难以割舍的美妙。在江西赣州工作的周先生,这次过年回家,就专门带着女儿和侄子在老家走街串巷,寻觅自己儿时的玩乐回忆。
自从外出求学、工作以后,很久没到老镇的老街上走走了。 周先生说,小时候在街头巷尾和小伙伴们追跑的回忆还历历在目,这次回家就专门带女儿来老街巷走走,和她说说自己儿时的快乐童年。
女儿可可今年6岁,陪着爸爸走街串巷,也十分兴奋。在老巷弄里,孩子们玩起捉迷藏、木头人等游戏,颇有趣味,到最后都有些依依不舍。
现在的孩子,都被手机、游戏诱惑了,让他们感受感受我们小时候玩耍的乐趣,一下就喜欢上了,真好。 周先生感慨道。
走进母校忆青葱岁月
除了吃喝玩乐,童年的回忆里,学校占了很大的份额。过年,是同学聚会的好时机。而今年,不少同学聚会不再像以往,只是聚首吃饭,更多的同学一起回到了当时的校园,携伴给恩师们拜年,一起回忆青葱岁月。
小学毕业已经15年的陈超,今年就和二十多名同学回到了母校 江山市坛石占村上王小学。离校多年的同学们,很少回来,一到学校就发现曾经小小的学校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教学楼、全新的课桌、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让同学们都十分意外。
没想到我们曾经的乡村小学也能有这个模样,变化好大,不过小时候的那棵槐树还在,我们的老师也还在,这样就够了。 陈超说。
同学们带上礼物来到班主任家中拜年,然后戴上红领巾,回到学校,仿佛又回到小时候那些或调皮或文静的样子,在教室里重温校园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