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静脉曲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白船上的大医生记正在南太平
TUhjnbcbe - 2024/10/2 16:50:00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大白船”上的“大医生”——记正在南太平洋上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中国军医》的报道。汗水裹着油烟,医生徐明娟洗完了多个碗、多个盘子,走出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厨房。回房间路上,刚刚下班的一名护士冲她挥了挥手:“徐教授,医师节快乐。”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正在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在海上航行了47天。名医护人员在这艘“大白船”上,即将迎来职业生涯中最特别的医师节。没有鲜花蛋糕,也没有满屏的手机祝福。除了正常值班、打扫卫生,即便是像徐明娟这样,在上海很有名气的妇科专家,也要轮班去船上的餐厅帮厨、择菜或者洗碗。继基里巴斯、汤加和瓦努阿图之后,“和平方舟”在所罗门群岛的医疗服务也将在医师节拉开序幕。(一)主刀医生苏东玮用1个小时的时间,终结了伊特娜持续4年的痛苦。年,瓦努阿图姑娘伊特娜突然发现左侧脖子上长了一个小肿块。由于当地医生没有手术把握,肿块逐渐增长,已有苹果大小,不仅影响美观,还压迫气管产生窒息风险。茫茫大海飞鸟起落,给苦苦等待的伊特娜带来了“和平方舟”靠港的消息,也带来生的希望。手术复杂但很顺利,中国的军医们还为伊特娜进行了精心缝合,让她在收获健康的同时也能重拾美貌。自7月3日起航以来,“和平方舟”成为南太平洋上的一只生命之舟。下唇完全癌变的唇癌患者,3个月大的血管瘤婴儿,腹腔异常肿大快1年的老人……很多到访国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医院船的诊室和走廊里,患者或坐或站,他们眼中无一不是期待的眼神。基里巴斯的肯特患胆囊结石已整整10年,症状反复发作,极其痛苦,国内不能开展微创手术,想去澳大利亚手术又没有合适的机会。在“和平方舟”上,还是用时1小时,肝胆外科医生王若愚完成了“和谐使命-”任务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连同15mm的结石,病胆被顺利移除。一例例疾病被治愈,一名名患者说着“谢谢”离开。检验科医生姜连生打开自己的手机计步器,发现自己在不足10平方米的检验室里,一上午走了1万多步。在汤加,20岁的达拉亚西举着左手找到了烧伤整形科医生徐菲。因为5岁时的一次意外,他的左手小指已经有15年不能伸直,弯曲得像一个“问号”。徐菲默默地加了一台手术,用了两个半小时,把“问号”拉直。“和平方舟”离开基里巴斯的那一天,和着起航的汽笛,肯特将那颗凹凸不平的胆囊“石头”抛入大海。她说,苦难不会再来,但她会在这里,等着“大白船”。瓦努阿图民众排队就诊。(黎宇摄)(二)多看一个,再多看一个。接诊导医组医生白元来到候诊帐篷,发现不少患者不吃不喝排着队后,连忙跑到食堂打包了一堆面包和水果,分发给大家。按照“和谐使命-”任务计划,“和平方舟”每到一站,提供医疗服务的时间为7天。这7天,医生护士都在饱和状态下工作,平均工作时长达60小时。就诊量一天一天地攀升,白元还是忍不住悄悄告诉护士:“再多放几个进去吧。”在汤加,“和平方舟”8月1日单日手术量达14台,8月2日单日主平台最高诊疗量达人次,连续刷新纪录,人员和设备承受能力都达到极限。医院院长常乐总是餐厅里最后一个吃饭的人。在誓师动员会上,常乐就告诉医生们,他会等到最后一名医护人员下班,和他们一起吃饭。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算在工作量内。在瓦努阿图,口腔科医生陈辰帮15岁的尼克补好了牙齿——其实尼克上船时的诉求,是拔掉他这颗坏牙。“但我想帮他保全这颗牙,他还年轻。”陈辰说,不过这样就意味着工作时间要增加一倍。在“和平方舟”上,医者仁心是一种信仰。在汤加姆阿村,面对一名肝硬化晚期患者,医生周超只能开具一盒止疼药,告诉他如果很疼,就吃一颗。即便在医疗发达国家,这样的病也难以治愈。歉疚和无力一直缠绕着周超,他中午一口饭都没有吃。一位患传染性软疣的10岁男孩坐在皮肤科医生顾菊林面前,顾菊林用手托着患者的腿,看到软疣遍布躯干和四肢。顾菊林一边用镊子帮他处理,一边像父亲一样唠叨叮嘱他按时吃药。一旁,儿科医生王玉娇还领着一名小女孩,插空和顾菊林展开一场小型联合会诊。凌晨1时45分,医生边琪和汤玮终于整理完当日体检报告。回宿舍的路上,她们碰见了医生李奕。李奕一个人正全副武装,背着10公斤左右的消毒桶,对诊室进行消毒。汤玮拿出手机,为他拍下一张并不孤单的照片。回到宿舍,两人打了一盆冷水,简单洗漱后躺下。4个小时后,她们将迎来新一日的朝阳。(三)远航的艰辛,是医生护士们在平日里感受不到的。从舟山起航几个小时后,大多数人开始出现晕船反应。经历连续几天的大风浪,名医护人员大都呕吐过。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和平方舟”的“海上大学”仍然坚持不间断开讲。学专业、学英语、学航海知识。医生陈挺晕船反应严重,仍然出现在“海上大学”,为大家讲了一堂关于除颤仪使用的心脏急救课。航行一路、学习一路、提升一路。“这是伴随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的自我修炼和提升,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医院政委任军伟说。在诊疗过程中,中国军医大多可以使用流利的医学英语与患者进行交流,大大提升了看诊效率和服务质量。一路下来,诊疗流程一遍一遍进行优化。呼吸内科医生会支援综合内科,遇到搞不懂的,医生时冬辰会跑好几个科室请教专家,最后给出诊断意见。比起7天诊疗,医生们一致认为,能带来长远效果的宣教更重要。每一站,“和平方舟”都会邀请当地医生到诊室一同看诊,既相互学习,也希望通过交流,给当地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根据不同地域预计会出现的七八种皮肤病高发病种,毕新岭准备了几份课件,一有机会就针对当地民众或同行进行宣教。健康宣教小队编排了洗手歌、眼保健操,每到一地,都要到中小学校,教孩子们正确洗手、保护眼睛。诊室里见缝插针的宣教更是无处不在。王玉娇告诉患有中耳炎的人游泳出来要及时擦耳朵,汤玮教给糖尿病患者控糖理念,陈辰叮嘱每个病人按时刷牙……也许是工作时讲得太多,休息时船上会显得格外安静,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成为最美的催眠曲。晚上10点,妇科专家徐明娟出现在走廊上的卫星电话旁。82岁的妈妈刚刚做完手术,作为女儿,她本应陪伴在母亲的病床前……电话里,徐明娟给妈妈讲的,全是她看到的美。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白船上的大医生记正在南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