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血管外科应用超声技术、激光热消融技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技术相结合,顺利开展了多例局麻下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治疗。
手术中,患者完全清醒,整个手术过程不到一小时,术后活动自如,并可自行走出手术室,在短暂的观察无明显不适后术后尽早可回家,真正实现了日间手术模式。
通过术后的随访观察,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无明显疼痛及其他不适,并可正常进行工作生活。
什么是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疾病最常见疾病,国内文献报道发病率约8%~13%。它不仅仅是影响美观,造成腿部水肿,色素沉着,还会引发持续的溃疡,俗称“老烂腿”。
静脉曲张指深静脉无病理改变,仅为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扩张、变型、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膜缺陷,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等均是本病的促发因素。
静脉曲张是怎样形成的?
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陷、下肢浅静脉压力较高是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是由于下肢浅静脉本身病变或解剖因素所至,如先天性静脉壁发育不良、位于皮下疏松组织内的浅静脉缺少肌肉的支持、长期站立引起的静脉压力升高及从事负重工作使腹内压升高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等等。
继发性最常见病因为下肢深静脉的病变,如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深静脉阻塞、先天性下肢深静脉瓣膜缺失综合征等。
其他则多继发于深静脉外的病变,如盆腔肿瘤或孕期子宫压迫髂静脉、先天性动静脉瘘均可造成脉压升高,引起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而发生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治疗史
古代
早在古埃及时期,便有关于手术切除静脉曲张的记录,但由于致命的出血,患者死亡,手术常常宣告失败。
公元前年,希波克拉底在专著中主张抛弃手术切除,提出对下肢静脉曲张多点穿刺放血后,进行压迫治疗。
我国医学最早的古籍《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针刺治疗“筋瘤”的详细穴位介绍。
中世纪
到了欧洲中世纪时期,放血疗法甚为流行,将曲张静脉内瘀滞的血液排出体外,同时配合绷带压迫,可以暂时缓解腿部酸胀,甚至促进溃疡愈合,但很快复发。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近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被部分机构所应用,复发、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是屡见不鲜。而且放血也可能引起无法止住的大出血,比如美国前总统华盛顿就死于放血疗法引起的出血休克。
放血疗法后的印记
16世纪
从16世纪起,欧洲的外科医师逐渐认识到静脉曲张是小腿静脉溃疡形成的原因,为患者实施手术切除后取得较好效果。
AmbroisePare医生是第一个提出要阻止血液往下灌这一概念的人。他通过切除溃疡上方的团状静脉,治愈了慢性溃疡,从而出名。
17世纪
随着解剖学的不断发展,医学家们认识到切除大隐静脉主干是彻底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但手术要大片的切开皮肤,病人十分痛苦。
20世纪初
静脉剥脱器出现,至此,静脉曲张手术方式基本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静脉曲张的经典术式。此术式先在大腿根部切断并结扎大隐静脉根部(小隐静脉在腘窝处切断并结扎),利用剥脱器全程剥脱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切除曲张的静脉团块,俗称“抽筋剥皮”。
虽然此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患者手术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并留有较大的手术疤痕,加之早期对穿通静脉认识不足导致的复发等因素,使很多患者望而却步,这也是很多患者转而求助于针刺、放血、外用药膏等方法的根本原因。
20世纪70年代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各种硬化剂被用于治疗静脉曲张,其原理是利用硬化剂破坏血管内膜,并施以绷带压迫使产生静脉闭合,或静脉内血栓形成闭塞血管。
此法对轻中度患者有效,但复发率较高,同时有静脉炎、深静脉血栓、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如浓度和用量把握不当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严重的皮肤色沉;如注射到血管外,则易引起皮肤坏死,因此,硬化治疗比较适合手术以外的补充和辅助治疗。
21世纪初
进入21世纪,热消融技术逐渐被应用于静脉曲张治疗,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或射频产生的热量使血管腔闭合,从而免除了抽剥血管产生的创伤,闭合的血管逐渐被人体吸收。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出血少,使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摆脱“抽筋剥皮”进入了微创的时代。
现在
随着手术中麻痹肿胀液和泡沫硬化剂的应用,使静脉曲张手术变得更微创,真正实现了日间手术。由于麻痹肿胀液,原本需要腰麻或全麻的手术现在在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患者手术后可以立即行走,泡沫硬化剂进一步减少了切口,部分轻度曲张血管也得到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