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一路走来已年矣。屠呦呦毕业于北医药学系,钟南山毕业于北医医疗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北医造就了一代一代大国名医。
时值北医年校庆,一向爱好收藏名校校史资料的古皖道人,将珍藏的北京医学院年9月1日—年10月30日、年9月1日—年10月30日,两本毕业生毕业调配档案分享给诸位网友。这两本档案中记载的北医毕业生们,他们都已80岁高龄,若能能看到自己当年的毕业调配计划、分配政策、个别同学因某些原因导致延缓或不予派遣的文件原稿,应该感到震惊、欣慰,抑或淡淡的感伤。
北医届毕业生各省市区分配计划
同上
年9月,高等教育部下发通知,对年大专院校毕业生,从本年度九月起开始分配工作。因时间紧迫,通知要求各用人单位立即制定具体分配计划,直接通知各有关高校;并注意年毕业生实际人数有少量增减。
届北医毕业生人数人,其中医疗人、卫生人、口腔71人、生物物理26人、药化40人、化学29人。分配到部委下属单位人、省市区地方单位人,其中卫生部下属单位40人居部委类最多;河北省59人居省市区类最多。(年9月北医整理)
中央部委分配北京医学院年毕业生调配计划表
届北医毕业生派遣工作一直延续到年
实际上,届北医毕业生派遣工作从年9月一直延续到年上半年。年8月,北医整理出中央各部委分配届北医毕业生最终方案,人数由人增加到人,其中医疗68人、卫生19人、口腔5人、生物物理12人、药化34人、化学15人。
化工部分配北医毕业生38人,含药学、化学、卫生、医疗;分配到化工部下属的医药研究院、化工研究所、化工厂、橡胶轮胎厂等中央驻地方企事业单位。
北医届毕业生虽然分配了人到中央部委,但最终接收单位都在中央驻地方偏远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冶金工业部分配9名医疗系毕业生,落脚点均在陕西宝鸡、甘肃嘉峪关等西部地区。
煤炭部下属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致函北医,安排毕业生报到地点是宁夏贺兰山公司,便函提醒毕业生到平顶山车站下车改乘去大武口火车或汽车(原文如此,文后有这位毕业生的履历补记)。
建筑工程部分配了10名北医届医疗系毕业生,具体接收单位虽然偏远,但是十分荣幸这10名毕业生全部参军入军籍。
建筑材料工业部分配了4名该届医疗系毕业生,该部致函北医,一些重点建设单位用人请保证政治条件,又因地区偏僻,需要派遣身体好的学生,并一一注明报到地点和联系人。
第二机械工业部分配了该届4名卫生系毕业生,在致函北医时说明毕业生李玉华是西南水电研究所张连仲的爱人,希望协助调配而不导致夫妻异地。
虽然年中央各部委已经被文革军事管制,行文公章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委军事管制委员会”但在毕业生分配上依然体现出很多人文关怀。
年11月,一大批少数民族届毕业生即将派遣回省工作。就在派遣工作顺利推进过程中,少数民族毕业生提出要求参军,根据中央民委和卫生部的意见,北医需要与生源地的地方商量。
北医报请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参军必须本人符合入伍条件,经解放军审查同意,有关单位批准,可酌情安排。登记的少数民族毕业生有52名,其中医疗41人、卫生8人、口腔3人。这些人最终是否都能在军队入职,古皖道人就不得而知了。
年度中科院及全国各高校毕业研究生的分配计划,同样在年9月由国家教育部下发。这些研究生中从在职干部中录取的,仍回原单位工作;高校可以提出意见经批准留校任教。
北医年毕业研究生(统计包含以前毕业研究生未分配的)只有1人,妇产科,按计划分配到卫生部。
北医年入学研究生4名,其中生理学1人、生物化学3人,均系卫生部培养的下属单位干部;年入学研究生7名,其中药物化学1人、营养卫生1人、有机化学2人、生物化学2人、病理解剖1人,系卫生部、七机部、化工部培养的系统内干部。
年10月,国家计委和教育部联合上行文至富春同志并国务院:
全国各高校和中科院年和年入学的研究生共计人,其中年人、年人;按科类分:理科人、工科人、农科人、林科13人、医科77人、社科人。各地区应遵照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根据下达的分配计划制定分配方案。研究生原则上在中科院、各部门、各地区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中进行分配;其中中科院培养的研究生,有一小部分分给其他部门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在全国范围内分配;从在职干部中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回原单位工作。(以上数字均由古皖道人独家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年入学的研究生工资待遇按结业研究生标准执行,即毕业研究生工资的90%发给;年入学的研究生按大学本科毕业生工资标准发给。(指的是未派遣到用人单位前的学习、实习及劳动期间,到工作岗位后,由用人单位重新核发工资。)因年和年入学的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即参加一年的劳动实习,故毕业分配后可不再进行劳动实习。
“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
教育部、卫生部以及中央其他部委和地方各企事业单位秉承这一最高指示,顺利完成分配派遣医科类高校毕业生的任务。医者仁心,这些青葱学子在60—7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为人民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
瑕不掩瑜,因在文革初期,个别毕业生因某些原因推迟派遣,档案中均保留了原始处理意见。
吴守玉同学,时年26岁,浙江人寄籍北京,届医疗系毕业生,因她参与了中央美院学生张朗朗的诗社(张朗朗系画家张仃之子,在这起事件中被认定反革命叛国集团主犯而入刑),并因家族关系与当时的大右派黄绍竑常有往来,被北医认定为不宜毕业分配,需要进一步查明情况后再作处理,年6月1日起停发工资,生活待遇按学生标准。
程媺同学,时年26岁,上海市人,届医疗系毕业生,因贫困有借拿(当时认定为窃取)同学财物的问题,给予记过处分,但同意按期毕业分配工作,工资从年3月起发给,缓给3个月。
张涛同学,届卫生系毕业生,医院实习期间,在一张病历纸上写下一句攻击伟大领袖的反动口号,发现后接受批判并作检查,鉴于平时一贯表现没有其他反动言行,北医准予按期毕业,仍按原计划派遣到工农群众中接受改造。
姚淑萍同学,届口腔专业毕业生,原计划分配到辽宁省沈阳市工作,但辽宁省大专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坚称其患有精神类疾病不能坚持八小时工作制,需要退回北医,年6月北医毕业生分配领导小组最后决定姚同学经过复查,病已痊愈,可以胜任工资,继续派往辽宁省工作。
张涛同学档案材料
吴守玉同学档案材料
“届卫生系毕业生,医院实习期间,在一张病历纸上写下一句攻击伟大领袖的反动口号,发现后接受批判并作检查”
张涛,男,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卫生系。年在我科建立胃镜室,开展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止血率接近%,术后再出血率低于5%。参加国家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攻关课题如“七五”和“八五课题等。独立完成戊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课题,新型硬化剂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医院协作完成善得定(善宁)、血管加压素、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以及日达仙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等课题。曾负责过本科生的部分授课任务、进修医师部分授课任务,全国传染病学习班的部分授课任务。在我科和院外成功培养多名内镜医师,能单独进行内镜的检查诊断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包括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和内镜下套扎治疗。对外交流曾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传染病学会年会。(以上材医院提供)
“煤炭部下属贺兰山煤炭工业公司致函北医,安排毕业生报到地点是宁夏贺兰山公司,便函提醒毕业生到平顶山车站下车改乘去大武口火车或汽车(原文如此)”
张正同学,女,年生,汉族,山东菏泽人。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0---北京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医院实习、工地劳动和接待赴京参加文革运动的外地学生,北京医学院待分配。---宁夏医院内科医师。---医院内科(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医院肝病研究所从事肝病,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医院检验科工作,同时参加消化科门诊临床工作。先后在日本、美国研修病毒肝病及病毒感染诊疗,对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疗积累较多的经验。(道人将张正医生履历中—年根据档案材料补充)
(未完待续,希望北医人在文末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