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张女士因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医院就诊均未明确病因,几经打听后至中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消化内科团队精心治疗和多次组织科内讨论、全院多学科会诊,最终为她找到“幕后真凶”,病因竟是由乙肝病*感染、药物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导致的肝功能异常。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凌云教授介绍,像张女士这样肝功能异常的病人是消化内科医生常常面临的考验,只有抽丝剥茧,才能顺利“破案”。
患者与医护团队合影
自行服“中药”感不适
一直十分重视身体健康的张女士,突感胸闷不适,怀疑自己患上了“冠心病”,并开始自行服用“中药”进行调理。喝了三个月的药后,情况未有明显改善,反而逐渐出现胃口差、容易疲劳的症状。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就诊。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抽血结果提示,张女士的肝功能出现异常,谷丙转氨酶(ALT)指标达U/L,谷草转氨酶(AST)达U/L,较正常值升高10多倍,随即住院治疗。进一步的检查显示,张女士的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乙肝DNA定量升高,据此,当地医生诊断张女士为乙肝感染导致的肝损伤,予以抗乙肝病*、护肝等治疗。在此期间,张女士不慎感染新冠病*,出现了发热、咽部不适等症状,经过治疗后,虽然发热等症状有所好转,但肝功能指标仍然居高不下,还出现了眼睛、皮肤逐渐发*,尿的颜色也变得跟浓茶一样。
已经针对乙肝开展了治疗,为何情况还是不见好转?张女士多方打听后,决定求助于中医院消化内科王凌云教授团队,来广州接受治疗。
从细微处入手找“线索”
入院后,王凌云教授团队马上为患者安排了详细检查,发现患者不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而且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减少,彩超提示有双侧胸腔、腹盆腔积液,上腹部MR提示患者存在肝硬化、脾大……张女士的病情比想象中更复杂!
王凌云教授指出,肝脏对人体非常重要,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质、糖类等代谢,而且能够将体内有*的物质转化为无*的物质。但肝损伤的诊治就像走在一片大森林里,临床上遇到肝损伤的病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迷路。俗称的“病*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都有可能是造成肝损伤的幕后元凶,多种因素可能重叠存在。
针对张女士的复杂情况,王凌云教授组织了消化内科全科讨论,迅速总结出患者疾病的三大特点:一是既往有乙肝感染的基础,近期服用中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二是新冠感染后出现*疸、三系(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多浆膜腔积液;三是白蛋白水平虽低但不足以解释患者的多浆膜腔积液情况。根据第一次讨论结果,团队为张女士完善腹腔穿刺抽液、胃镜、门静脉彩超、风湿免疫等相关检查,寻找更多“破案”线索。
消化内科开展科内讨论
甄别“三元凶”破谜团
“胃镜显示患者没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腔穿刺液提示为渗出液,门静脉通畅,抗核抗体阳性,结合珠蛋白、补体低,Coombs实验弱阳性……”很快,第二场科内讨论迅速开展起来,大家围绕张女士的病情纷纷发表看法,最后一致认为,患者很可能是存在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加重了肝功能损伤。
经过再次详细问诊、回顾张女士既往的检查,发现患者在年已有白细胞减少的情况。因此再次组织由消化内科、风湿内科、血液内科组成的MDT多学科讨论,风湿内科郑东辉教授指出:“患者除了有乙肝感染,其很可能本身就有自身免疫病的情况,某些中药可以诱发自身免疫系统的紊乱,再加上新冠感染的打击,种种因素叠加起来让患者出现肝功能明显受损。”
消化内科王凌云教授、张世能教授、庄燕妍教授对病例展开了进一步讨论,一致认同张女士是乙肝、药肝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共同导致的肝功能损伤,并决定使用激素治疗。
在激素治疗前,需要继续积极抗乙肝病*治疗,待乙肝病*DNA定量降至正常后再使用激素。患者经过激素治疗后,肝功能持续好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明显回升,腹盆腔积液明显减少。在后续的门诊随诊复查中,患者的各项指标平稳改善。“感谢这个心细如发的团队,终于替我找到了病因,多谢王凌云主任团队!”患者家属特意向王凌云主任发来感谢的信息。
患者来到门诊复诊
王凌云主任指出,肝功能受损是各个消化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病因相当复杂,很多疑难病例,往往需要临床医生要有抽丝剥茧的精神,详细问诊,刨根问底,将情况综合起来,抓住疾病的“蛛丝马迹”(病情有矛盾、解释不清的地方),才能顺利“破案”。
专家表示,风湿免疫疾病相关的肝损伤并不少见,尤其需要引起消化内科医生的重视。临床上遇到反复肝功能受损的病例,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有可能是与风湿免疫疾病相关,医生需要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