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老脚先老。」
中医养生特别重视脚,因为在人体经络的分布中,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十二条经络中有六条在此汇聚,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
可见,脚虽然处于肢体的末端,但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边陲小镇」,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它的健康价值。其实,百病始于足,许多疾病都是从脚开始的。
神医华佗如是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秋冬进补无非就是要保持住阳气,而保住阳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千万不要认为这个方法太简单就忽视它,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价值越大。
泡脚的五大好处
1、有助于血液循环
热水泡脚能扩张腿脚的末梢血管,增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手脚冰凉症状。尤其对于冬天手脚冰凉的女性,热水泡泡脚更有好处。
2、有助于放松身心
脚底有很多穴位、反射区、经络。如果经常泡脚、做脚部按摩,更能放松身心,对身体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3、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泡脚时,在盆里加入鹅卵石,一边泡脚,一边磨脚,能够促进人体脉络贯通、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4、有助于缓解头痛
热水泡脚时,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因此,感冒头痛时,可把双脚浸入到40℃的热水中,泡约15-20分钟。
5、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现代社会,空调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所以体内多寒湿,通过泡脚,可以加速体内排寒。
如何泡脚?
泡脚的方式很简单,睡前泡脚以38~45℃浸泡约20分钟即可。而在泡脚的时候,加点生姜、花椒、艾叶等一起泡脚,泡后再喝上一杯茶水,祛湿养生效果更佳!
泡脚到什么程度最好?
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
或者额头出汗了
就算是好了
注意,千万不要出大汗。因为汗为心之液,出汗太多会伤心的。只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说明经络上下贯通了,这也是证明经络是否通畅的一个办法。有些人泡20分钟就出汗了,而有的人需要泡很长时间才出汗,有的甚至是不出汗。
一个妙招,泡脚后,喝杯茶,养生效果加倍
泡脚泡到身体出汗的时候,泡上一杯蒲公英马齿苋茶,祛湿排*效果更佳。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马齿苋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马齿苋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可健脾祛湿。
泡完后按摩一下,可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
手法一:推法
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一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
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手法二:压揉法
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
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泡脚虽好,谨记四大禁忌
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在泡脚的时候,由于脚部的血液循坏加快,导致心率也比平时快。所以如果泡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头晕昏厥等。
二: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三:泡脚水不宜过烫
泡脚水的温度要适当高一点,带点烫脚的感觉,大概38℃~43℃度即可。不要是滚开的水,以免烫伤。
四:三类人不宜泡脚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不宜泡脚
很多人误以为泡脚能减轻足癣症状,其实用热水泡脚反而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对于皮肤已经破溃的伤口,热水泡脚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开伤口,干燥通风。
足部患有疱疹、湿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热水泡脚,一旦将皮肤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糖尿病足患者,不宜泡脚
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肤比较脆弱,脚部末梢神经对温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觉很烫的水温,他们却感觉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烫伤。
一旦被烫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时就医,都可能导致足部感染、溃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截肢。
静脉曲张患者,不宜泡脚
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脚越泡越肿,所以千万不要用热水泡脚、泡腿,也不宜用热水袋暖脚或洗桑拿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