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琦张鑫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勤奋踏实地工作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无怨无悔地奉献和耕耘。
在驻马店市第二实验小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过程中,她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她在三尺讲台上“造出”一方天地,播种希望、收获喜悦。
她就是张鸿雁,翻开张鸿雁的教育辞典,里面有四个关键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
用情陪伴的幸福时光用责任坚守平凡的三尺讲台
每周雷打不动的12节课,日复一日的工作、年复一年的坚守,挽起裤管,张鸿雁的皮肤已经成片成片地变成乌黑色,双腿极重度静脉曲张,医生告知:再不及时手术,就会有引发肺栓塞死亡的风险。
年6月,在同事及家人的劝说下,张鸿雁走进手术室。但放不下班里的孩子,手术后,还没等痊愈,她就神奇地站在了讲台上。
“上课!”望着平时温柔爱笑,现在因病痛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的张老师,台下的孩子们哭成一片……
年5月,张鸿雁忽然又因面部严重过敏,双眼肿成了一条缝,医生强烈建议她卧床休息。但恰逢疫情后学生返校,她实在放心不下班里的52个孩子,开学那天,她准时出现在教室,又站在那熟悉的三尺讲台上。看着一丝不苟的张老师,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
长期的伏案,张鸿雁腰椎劳损习惯性关节错位,痉挛带来的剧痛导致她经常直不起腰,“不行啊,我得挺住,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咬咬牙、直起腰,她又变回了那个坚强的“张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用爱心呵护特殊家庭的孩子
从教30多年来,同事们都知道张鸿雁爱生如子,学生们就是她的“心头肉”。学生病了,她总要短信暖心问候;学生有了进步,她及时送上鼓励;尤其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她总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年9月,张鸿雁接手一个新班级,细心的她很快注意到一位有些“孤僻”的学生小勇:他经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不愿和任何人交流。经了解得知,小勇的父亲打工时不慎受伤,目前仅靠母亲打工支撑整个家庭。
得知情况后,张鸿雁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小勇重新开朗起来,融入班集体生活,安排同学们主动邀请他做朋友、做游戏、全班一起为小勇过生日……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张鸿雁都全心全意地帮助和鼓励小勇。
渐渐地,小勇“变”了,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张老师母爱般的滋润下,小勇不仅学习有了进步,还主动为班级服务,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干部。在毕业典礼上,小勇与张鸿雁紧紧拥抱,几度落泪,不肯分别。
“张老师,最近我工作上非常顺利,您身体还好吗?”如今,小勇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工作中的苦辣酸甜,还是选择第一时间与张鸿雁分享。
同样感谢张鸿雁的,还有无数的学生家长。刘女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到一线开展疫情防控,无暇照顾自己的儿子小迪。
得知此事后,张鸿雁主动通过视频为小迪讲解作业,并鼓励小迪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成为像妈妈那样有担当的人。小迪妈妈在短信中说道:“张老师,每次看到您在视频里讲题,就打心眼里感谢您!您是如此的负责,庆幸孩子能遇上您!”
据了解,30多年的教育生涯当中,作为市教师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她曾多次到革命老区、偏僻农村送课下乡,确山县莲花村小学,泌阳春水镇实验小学,正阳北大翰林学校……都留下了她一串串坚实的足迹,累计为多名农村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
用实干诠释敬业奉献的真谛
爱岗敬业,苦干实干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
年暑假,张鸿雁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到新建的学校东校区上班。学校东校区位于城市东北郊区,而张老师住在城区西南的练江大道附近,每天上班要穿越大半个城区,骑车单程就需要40多分钟,眼前的困难可想而知。
“去!”张鸿雁回答地斩钉截铁,人到中年她的毅然选择了服从安排,到学校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学校东校区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新进的年轻教师占到90%以上。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张鸿雁自然成为这里的领头雁,在她的帮带下,年轻教师很快上手,有几位甚至逐渐成为了骨干教师。
俯下身,你是支点,托起孩子们实现理想的梦;抬起头,你是红烛,只为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三十多年、一张讲台、一支粉笔,张鸿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用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标兵”的丰富内涵,用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彰显着“河南好人”的无私奉献。
据了解,张鸿雁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名师、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和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员、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入选年“河南省好人榜”。今年9月,被评为驻马店市年度“天中最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