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症状有肛门搔痒、肛门疼痛、大便带血、肛门流分泌物等症状,患者有上述症状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医院治疗。痔疮术后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患者需要适当提肛运动、交叉起坐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痔疮的症状有哪些?
肛门搔痒:多是由于肛门及周围皮肤受刺激而产生的痒不适。
肛门直肠疼痛:由于肛门部神经丰富,感觉敏锐,受刺激后易发生轻度疼痛或剧烈疼痛,如表现为刺痛、胀痛,灼痛、坠痛等,可发生在便时或便后。
肛门肿物脱出:中晚期内痔主要症状,主要原因为内痔痔核结节增大,使粘膜及粘膜下层与肛层分离,排便时,内痔经肛门脱出,轻者仅在排便时脱出肛外,重者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下蹲、用力等即可脱出。
便血:内痔早期主要症状,有喷射状出血、点滴出血、手纸带血等,血色鲜红,可发生在便前或便后,或单纯便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
肛门流出分泌物:既可由瘘口溢出,又可由肛门内排出,或由肛周皮肤溢出。
痔疮误区大盘点
1、儿童不得痔疮
痔疮是年龄的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就不会得痔。有些体质瘦弱或有便秘的儿童,在排便时肛周会突出紫色的泡泡,大的时候有小指甲盖大,这其实是静脉曲张外痔。多数情况下通过改善便秘就可以,但如果单个过大也可做个小手术来解决。
2、吃辣椒得痔疮
在我国广大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人们普遍喜欢吃辣,而东南地区则不喜欢辣食,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两个区域的痔疮发病率有大的差异。所以有些患者问手术后还能不能吃辣的?答案是:可以,但应适量。
3、因为不痛所以无痔
不痛不一定就非痔,痛也不一定是痔。痔最常见症状是出血和脱垂,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水肿急性发作才会痛。肛门疼痛的原因还有脓肿等其它原因,所以不能用痛否来判断是否有痔。
4、便鲜血就是痔疮
80%是这样,痔表现为无痛滴鲜血或喷血,但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直肠溃疡也可能会出鲜血,临床必须加以鉴别。如肛裂是疼痛合并出血;息肉出血量少;低位直肠癌会伴黏液,同时血会残留肠腔;直肠溃疡会伴下坠、里急后重。
5、腹泻不得痔疮
便秘容易得痔,所以我们误认为只要大便不干燥或腹泻就不会得痔,其实腹泻是痔疮的一个重要原因。腹泻蹲厕的次数会增加,腹泻多是肠炎造成,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会造成肛门直肠局部血管变脆,弹性下降,形成痔疮。这就是为什么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的原因。
6、坐浴越勤越好
有些人得了痔疮总喜欢用热水泡一泡,烫一烫,甚至坐在热水盆里不起,觉得这样很舒服,殊不知,这是错误的。坐浴本身确实有防治痔疮的作用,但水温不要过热,坐浴时间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坐浴次数一般情况下不要超过2次,否则可能会加重痔疮,要是术后还会影响愈合。
痔疮的日常自我疗法
1、提肛运动。全身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配合吸气,舌舔上腭,同时肛门向上提收。象忍大便的样子,提肛后稍闭一下气不呼,然后配合呼气,全身放松。每日早晚两次,每次做十几下。
2、举骨盆运动。仰卧屈膝,使脚跟靠近臀部,两手放在头下,以脚掌和肩部作支点,使骨盆举起,同时提收肛门,放松时骨盆下放。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提肛时吸气,放松时呼气。此法每日可坚持做1~3次,每次20下。
3、交叉起坐运动。两腿交叉,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全身放松;两腿保持交叉站立,同时收臀夹腿,提肛;坐下还原时全身放松,这样连续作10~30次。
4、提重心运动。两腿并扰,两臂侧上举至头上方,同时脚跟提起,作深长吸气;两臂在体前自然落下,同时脚跟亦随之下落踏实,并作深长呼气,此势可连续作5~6次。
5、爬行运动。模仿爬行动物,每天早晚各爬行50米,每次5米,分10次做完。爬行动物身体处于俯卧姿势,静脉回流不会受阻,肛门压力低,静脉壁不会变薄,所以不会出现痔疮。人们模仿它们爬行,有利于痔疮的治疗。
6、跛足行走。学习跛足者的行走姿势上、下楼梯,可以锻炼提肛肌,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2次,坚持1—3个月有效。
肛肠科主任健康提醒:痔疮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因此,痔疮的治疗应该选择对自己好的,这才是关爱自身的重要方式。